Quantcast
Channel: BreakGFW翻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3

真相网:“除了富豪,中国中产阶级也在向海外转移资产” (今天共有2篇文章)

$
0
0

真相网:“除了富豪,中国中产阶级也在向海外转移资产” (今天共有2篇文章)


除了富豪,中国中产阶级也在向海外转移资产

Posted: 18 Dec 2016 10:31 AM PST

亚当·达希尔(Adam Dahill)发现在安静的贝德福德-斯维森特街有一栋三层褐砂石的房屋很有投资价值。尽管它的外墙年久失修,门前的台阶损毁了,窗户也是破的,但他需要差不多130万美元才能买下它,并把它装修成布鲁克林的梦中家园,让这座城市的律师和银行家们愿意为它花大价钱。

没问题。达希尔可以从一个新的、急切的国际资金来源那里借到钱:中国的中产阶级投资者。

"如果有人想为我们开发的物业提供资金,我会一视同仁的,"36岁的按揭经纪人达希尔说。"中国人?很好。美国人?不错。只要他们有兴趣,我是不会在乎的。"

中国的大富豪很早之前就开始在世界各地购买物业。现在,技术正在为普通的有钱人打开大门。

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应用和在线贷款平台正在帮助小型投资者跨越法律和语言的障碍,在全球各地进行投资。有了这种非正式的贷款网络,中国投资者就可以为海外项目和买家提供资金,这些网络很大程度上绕过了银行和其他传统的资金来源,为伊利诺伊州的体育中心和田纳西州公寓楼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项目注入了资金。

不过这也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了纽约和旧金山地区这样的繁华富裕之地,外国投资者是导致这些地方房价高涨和继续上涨的原因之一。其中就包括哈尔西街(Halsey Street),它和布鲁克林的大西洋广场等大型开发项目只有数个街区之远。这些项目早就已获得了中国的资金。金钱正在改变社区,推升房地产的价值,但是老住户担心价格飙升会让自己待不下去。

"这引发了很多不满,"45岁的安吉洛·理查森(Angelo Richardson)说。他自称是创业者,家住在附近。他说自己在布鲁克林已经住了24年,月租从两年前的900美元到现在几乎翻了一番,涨到了1500美元。

货币以数字形式从中国人潮汹涌的城市流向布满褐石建筑的布鲁克林街道,是中国资金外逃的一部分,中国人担心经济放缓和国家日益增加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希望实现资产多元化。虽然中国严格限制货币外流,新技术却带来了一个模糊的领域。

这些新的金融平台"聘请了真正的好律师",倡导团体众融中国总会(CrowdFund China Society)的创始人之一张晓晨说。"这还是一个灰色地带,所以律师扮演了重要角色。"

连续创业者张小奔今年36岁,来自中国江苏省,他通过在线贷款平台为达希尔的项目提供了4500美元资金。这笔交易承诺13%的快速回报,对于张小奔来说,关键是这笔钱将以美元支付。张小奔最初以人民币投资,这意味着他实际上正在将自己的一部分财富移向海外。

"除了这样以外,"张小奔说,"把钱转到国外还是很难的。"

这种把金钱移出中国的新途径表明,这个国家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再次抢在了监管机构前面。大批手机应用程序及服务为中国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新的资金支出、转移乃至投资的方式,有时甚至超过了人们在美国所能做到的。

继中国投资者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转移资金,导致去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后,中国在今年打击了流向海外的资金。上个月,中国采取了新的措施来阻止资金外流,加大对大额海外交易的审查,并要求在将500万或以上的美元转移到境外时进行申报。

到目前为止,这些新的投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影响。像牛牛(Niuniu),积木盒子(Jimubox)和老虎股票(Tiger Stocks)这样的手机应用程序允许投资者通过智能手机购买和抛售国外股票。在线门户网站允许他们吸纳资金,直接购买一块海外房地产,或者为纽约的达希尔那样的海外买家提供资金。

与其他中国富人在海外投资的方式不同,这些新服务的价位往往是针对普通人的。"弥财"(Micai)是一个"机器人投资顾问"型应用程序,也提供在线投资服务,它的投资门槛是5000美元。财富转移(Wealth Migrate)是今年进入中国的一个南非众筹平台,目前正在试验100美元的房地产投资产品。

"中国人与其他投资者有着同样的需求,"财富转移的首席执行官斯科特·皮肯(Scott Picken)说。"他们想要财富保值和安全感。"

为达希尔不动产项目提供了部分资金的投资者张小奔是通过在中国设有办事处的纽约投资服务机构海投360(Haitou360)的网站进行投资的。"海投360"中文名字的意思是"往海里投",它聚集客户的投资,并在RealtyMogul和Patch of Land等著名的美国众筹平台上购买贷款套餐。

中国限制境内货币向海外转移,规定个人向海外转移货币每年不得超过5万美元。但海投360将其投资组合起来,让法律实体实质上代表众多个人投资者,绕过这些限制。

"我们解决了多个问题――我们管理海外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我们克服了每个人都受到的资金控制限制,"海投360的首席执行官王金龙(Jerry Wang)说。他说,这种组合把遵守中国资金控制措施的责任交给了个人投资者。

通过这些渠道,来自中国的资金找到了进入各种房地产项目的途径,远远不止于布鲁克林的褐石建筑,还包括了新泽西州的住宅、乔治亚州的医疗设施、连锁汽车旅馆。中国私募公司海众(Oversea Crowd)利用众筹向中国客户融资,底线为一万美元,所得资金用于修建在乔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公立大学附近的几所豪华学生公寓。他们在哈佛商学院附近通过众筹修建的新公寓综合体即将落成。

对于投资者,收益取决于投资周期――有时需要5年,有时只需30天。平均而言,长期投资的回报率为9%至11%。公司收取通常相当于投资1%的预付费用。投资者的回报以外币支付,通常是美元。

在资助达希尔的布鲁克林褐石建筑贷款之前,海投360的投资者张小奔曾在网上投资了一小笔钱作为测试。两个月后,他收到了一笔回报,价值是6美元多一点,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令他对在线投资产生了信任。

他现在正在考虑一个"留学海外"的投资产品,该产品令他可以立即开始投资美国房地产。未来的回报将每月直接转移给年幼的儿子,如果他将来在美国上大学的话,这笔钱将用于支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在资金流的接收端,一些人正在寻找办法来处理它。在贝德福德-斯图维森特,哈尔西街正在发生变化。在达希尔的房子所处的街道另一端,市政通知和贴在褐石上的胶合板表明更多房屋还在建设之中。附近另一座房子上挂有"出售"标志。

社区协会要求当地房主在开售房屋之前通知他们,以便他们可以接触附近的居民,以找到潜在买家。

"我们看到国际投资者在这里投资和改建房地产。这正在改变社区的面貌,"社区委员会3(Community Board 3)的主席特里梅因·怀特(Tremaine Wright)说,该机构是贝德福德-斯图维森特的代表机构。怀特一辈子都住在贝德福德-斯图维森特,她的父母和祖父母也住在附近。

"贝德-斯图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一个社区,大家拥有自己的房子,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还说。"现在它正在变成一个很多人来投资的地方,他们不打算做出更长远的承诺。"

轉載自《纽约时报》

中国中产阶层将钱悄悄投向美国地产

为了把现金悄悄运到中国境外,大陆中产阶层正在对纽约布鲁克林高档化住宅进行投资。这已不仅是中国富豪们正在推动纽约房地产价格上涨,由于全球众筹平台网络化,中国中产阶层家庭也正在加入这一队伍,顺应美钞走强大趋势,把自己的资产转移到美国。

据"石英"(qz.com)网站报道,由于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弱,去年人民币兑美元下跌了近7%,中国的家庭都在将人民币储蓄兑换成美元。为阻止民众大量兑换,北京方面推出新政策,中国人每年只能兑换不超过5万美元金额。

将人民币储蓄转为美元的方法

一些为美国房地产贷款筹集资金的众筹融资网站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提供了一种将人民币储蓄转为美元的方法:通过该平台投资人民币,以美元获得回报。该网站的一个中文广告写到:"轻松打入美国房地产,赚取美元利润,不费吹灰之力。"

来自中国中产家庭储户的一些投资可能会被注入"新泽西独立别墅(Detached villa in New Jersey)"、"伊利诺伊斯运动中心(Illinois athletic center)"或"田纳西公寓大楼(Tennessee apartment complex)"等不动产项目中,或者也可能被投资在布鲁克林的林荫道上。

一位36岁的纽约人告诉《纽约时报》,他正在筹借近130万美元的贷款,以便在贝德福德——斯图维森(Bedford-Stuyvesant)购买一个三层住宅,这是一个正在快速高档化的布鲁克林社区,其房价在过去几年内飞涨。他的贷款就是通过一个名为"海投金融(Haitou360)"的投资应用程序,得到来自中国中产人士的捆绑储蓄,然后再通过美国众筹融资平台(如Realty Mogul或Patch)重新进行房地产投资而获得。

目前尚不清楚通过这种方式汇出境的投资总额有多少。《纽约时报》报导说,一个投资基金从中国小规模投资者那里筹集了资金,用以在北卡罗来纳和乔治亚大学附近的高端学生公寓项目,以及另一个靠近哈佛商学院类似项目的投资。美国领先的P2P房地产债券众筹平台"Patch of Land"透露,自2014年1月以来,他们已经完成了大约1.94亿美元此类贷款,大多数是独栋房建设项目。

根据"海投金融(Haitou360)"网站消息,中国投资者们将可以获取7%~10%的收益率,取决于投资期限,以及美元升值所带来的1.2%额外收益。但不管利润多大,能够避开中共限制人民币兑换美元新法规的机会,很可能是最令人关注的。

人民币贬值加速大陆资金外流

自2014年起,中国的富人和公司就开始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将资金转移出境。资本逃离应该起到了促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出售了自己的外汇储备,以维持人民币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的目标是希望人民币能保持足够的稳定,使人民币入篮。但在人民币入篮后,中国央行已经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8%。

但问题是,这个贬值周期很容易陷入一种危险的自我加强恶性循环:当投资者担心一种货币将继续贬值时,它们会将其兑换成另一种货币;而这将进一步促使其继续贬值,并鼓励更多其他投资者跟进加入。

通过限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方式,虽然中国这一周期的金融灾难得以避免,但只要人民币继续向贬值方向滑动,中国储户仍将会继续寻找将钱汇到海外的渠道,他们也无所谓是汇到田纳西还是布鲁克林。

轉載自大紀元

» 如喜欢本站请关注:Email订阅真相网 | RSS订阅真相网 | 真相网G+ | 真相网Facebook | 真相网Twitter

中国富人加快向海外转移资产

Posted: 18 Dec 2016 10:22 AM PST

据位于北京的波士顿咨询机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富裕阶层向海外转移资产趋势在加快,未来两三年内资产转移规模将翻番。评论人士认为政治与市场出现动荡时,这是富人们理性的选择。

中国媒体"财新网"3月11日消息,波士顿咨询机构(BCG)2011-2012年的调研显示,2012年高净值人群加速向海外配置资产,受访者中,拥有海外资产的占比达28%,比2011年大幅提升11个百分点。而且资产净值越高的人,拥有海外资产的比例越大,如资产为3亿元的富裕人群的这一比例达47%。

中国富人加快"用脚投票"速度

据悉中国高净值群体拥有33万亿元资产,已转移约2.8万亿元,约相当于中国2011年GDP的3%。转移财富是当年中国民教育育经费总投入和社会卫生总支出两项的1.2倍。转移资产绝大部分是房产、债券和股票,实业投资只占14%。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黄河表示,高净值人士向海外转移资产的主要目的在于:资产保值和增值、确保资产安全性和私密性、以养老和医疗为诉求的移民及子女教育要求,以及方便海外业务发展和进行全球配置以对冲国内风险等。但该报告未直接提及政治因素的影响。

该调研对中共政府面对富裕阶层转移资产现状提出建议,包括推进宪法中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保护内容的落实;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和解决个人所得税的不合理之处等。

移民是政治波动时富人们的理性选择?

"当祖国不属于人民,我选择离开"

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香港阳光卫视董事长陈平,目前陈平已经成为香港公民多年,他的公司业务重心从早前的大陆市场渐渐移至日本、台湾等地。他向德国之声表示,自己的移民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很难说移民是正确的选择,只能说是无奈的选择,实在是没有办法,当祖国不属于人民自己所有的,是被一小撮人垄断的;没有干净空气,水是肮脏的水,土壤是被污染的土壤;人权得不到保障、人格得不到尊重,谎言弥漫在一切话语中,人们为了下一代也只能选择离开了。"

陈平也指目前在移民的人中,除民营企业家外,还有一部分为腐败官员的家属,裸官现象在中国官场已不鲜见。

富人们可以移民,穷人呢?

"移民可以保存资产不让国内的官员抢光"

中国经济学者、财经作家苏小和向德国之声表示,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的市场由于政策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能对企业和有产阶级形成一种确定性,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有自由流动的可能性,因此中国出现的富人移民潮,也显示出中国市场化受政治干预的倒退。

他认为从晚清时期以后的中国移民历史来看,包括洋务运动后、及1949年两个时期的不同移民潮,显示出移民是政治波动时期有钱人的理性选择。中国红色资本家荣氏家族、香港目前驰名的多位大财阀皆是在1949年前后移民香港。邓小平主政时期,提出改革开放,国内资金空虚,他再游说海外华人资本重新投回中国启动经济的发展,因此苏小和认为目前尽管民众对富人移民颇有微词,但移民于中国来讲未见得是一件坏事:"有钱人移民在长期的意义上,说不定是保存资产的一个好办法,在国内说不定很快就被官员抢光了。"

苏小和也向德国之声表示,虽然自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富人,但近年也将移民提上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只是不敢想象未来那些不能"用脚投票"的人要承担怎样的恶果?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 如喜欢本站请关注:Email订阅真相网 | RSS订阅真相网 | 真相网G+ | 真相网Facebook | 真相网Twitter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