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网:“塑化剂可致男性不育 洗发水沐浴露高危” (今天共有6篇文章) |
- 塑化剂可致男性不育 洗发水沐浴露高危
- 别再说投资太难!透过一张图,你便能掌握全球经济脉动
- 酷刑见证者高智晟律师的近况与心声
-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道德
- 《道德经》最后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意涵?
- 什么时候最能看透一个人的品性?
Posted: 17 Nov 2015 08:39 AM PST 【真相网2015.11.17】據台湾成功大学最近研究指,塑化剂可致男性不育,而使用量甚高而含塑化剂的沐浴露、洗头水及剃鬚膏等,属高危产品。 成功大学工业卫生学科暨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团队,针对「塑化剂与男性不孕症」进行为期3年研究,今年9月在国际人类生殖期刊「塑化剂暴露影响男性成人睪丸功能」上发表研究论文,证实塑化剂进入男性体内会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该论文研究成果是全球首例。 研究发现,不孕症男性成人体内塑化剂浓度约为对照组男性成人1至2倍,当体内塑化剂浓度愈高时,特异蛋白愈低,体内睪固酮及游离睪固酮也跟着降低,睪丸功能明显受到抑制。 李俊璋说,不育症男性于胶袋及保鲜膜包装的冷热食、塑胶及发泡胶杯冷饮、宝特瓶的运动饮料与茶类的每日摄食量皆高于对照组男性成人,而摄食量高者体内塑化剂浓度相对也较高。另不育男性成人卫生用品,如沐浴露、洗头水、洗面膏、刮髮膏及香水使用量皆较高,而使用量高者体内塑化剂浓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建议男性减少摄取塑胶包装的食物,使用无含香料的个人卫生用品,以免导致不育。 来源:苹果日报 _(网文转载) |
Posted: 16 Nov 2015 10:26 PM PST 【真相网2015.11.17】正当美国还在吵何时可能升息之际,不少亚洲国家已接连宣布降息,日前中国更是宣布双利双降(贷款利率跟存款利率),这一升一降的变化之间,世界景气的冷暖地图也正重绘中,不少投资朋友是不是也处于一团迷雾中。我们将利用一张图,来告诉大家全球经济目前正如何转变,以及投资上可以如何因应。 一张图看世界经济现况、决定投资步调 下图的左方是阴郁的灰色,右方是晴朗的橘色,描绘出目前全球经济表现分歧的现况;左边代表国家是新兴市场们,大体而言,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目前仍处景气循环的下行阶段,需透过降息来刺激经济、提升动能;右边则是美国为首的成熟国家包含欧洲与日本,以美国为例,量化宽松(QE)周期早已结束,时值升息倒数阶段,景气回暖的讯号也已显现;至于欧日市场,目前已进入量化宽松(QE)中后期,景气呈现触底反弹、展露逐渐复苏的曙光。 所以结论是,投资只要往橘色区块走就没错吧?!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各位仔细看看,无论是灰色区块、橘色区块,或者位处中间区域的蓝色区块,每一区块间都有可以布局、或值得布局的标的。如果全押橘色区块,你可能错过灰色或蓝色区块目前估值超低廉的逢低布局获利机会,但我们也不敢重押灰蓝色区块,因为还不知道他们景气何时会复原回升。 正由于经济活动如时光流水般不停的往前推动,没有片刻止歇,因此,景气循环也不断演进中,期间各种收益资产将会轮流担任主角、接棒演出,而且各市场景气周期表现又相当不一致,现阶段唯有高度灵活的跟着世界各地景气循环走,加码强势收益资产、减码弱势标的,才能稳固手中收益,持盈保泰。 而面对令人眼花撩乱的各地股票、高收益债、高息股、新兴市场债、REITs、可转债、信用评级债..,你该如何选择?其实只要布局一档灵活配置、汰弱留强的全球多重收益型基金,就可以将这些收益标的纳入资产中,其实是现阶段面对全球经济表现分歧之际,蛮好又简单的投资选择。 小心! FED升息前后市场格外活泼! 特别是,根据过去经验,美国升息前后,通常就是各类资产表现最为活泼的时候,各资产不是轮番接棒演出,就是行情剧烈震荡,预料未来一段期间内,我们都须面对高度善变的市场环境,而多重收益产品因为投资标的够分散,所以波动通常较低,正好能够拿来抵抗市场的大风大浪。 以过去三年来表现为例,根据摩根多重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当比重投资于非投资等级之高风险债券且配息来源可能为本金)投资组合波动度大约是5.6%,只比环球高收益债、全球可转债略高一些,而且远低于新兴市场股票的14%,充分显露出多元收益产品的稳健个性。虽然历史不一定总是重演,但愈是多元布局、总是愈能增加收益机会,同时摊低投资风险,这绝对是面对不停轮转的景气表现中,最好的投资策略。 转载自关键评论 |
Posted: 16 Nov 2015 06:21 PM PST 【真相网2015.11.17】 ![]() 高智晟近照(选自耿和推特页面) *傅希秋:我为什么公布高智晟律师11月3日的一封来信* 11月10日在美国的民间机构对华援助协会主席傅希秋牧师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封中国维权律师高智晟于被软禁中发自国内的来信。 我请傅希秋牧师讲讲事情的经过。 傅希秋:"我们一直在关心高律师现在被软禁期间尤其是身体状况。我们都知道他被酷刑之后,牙齿始终是一个最大的身体上的伤痛。家人也都在努力,希望给他看牙。 11月3日我收到高律师的一封私信,里边提到了他8月份之后第二次又要让家人去退票,本来已经说好的要去西安看牙。所以他就写了这封信。 哎呀!我看了之后,虽然他写的是有一些讽刺幽默性的,但是很明显里边有很多的痛苦,没办法述说。我就决定把这封信公布出去。" *傅希秋牧师受访读高智晟律师的这封来信* 傅希秋:"我可以把这封信读一读。他说—— 亲爱的傅弟兄, 究竟是'世界第二大强国',几颗残损牙,七年拉锯战,堪算旷世伟绩矣。 我理解为有北京的指令。陕西国保头目是尚有着正常人头脑的,这是我这些年的苦楚换来的经验。2009 年 11 月 28 日,北京当局将我秘密移交于陕西国保,此前在新疆一直穿着单衣,那种经历刻骨铭心。陕西警方接手后,于我备置了数套足能御寒以至于温暖的衣裤。整个榆林部队囚禁期间(由国保与士兵共同看守),他们给我以人当有的起码尊重及人道待遇,没有过一句不尊重的话(而地狱式的囚禁则是北京特地来人安排布置的)。这是与新疆秘密警察的愚昧式冷酷,北京秘密警察的无底线邪恶有着不同的。所以我认为,这次卑鄙的霹雳伟举是北京的恶意驱差使然。 尚余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个当今世间丑行昭然的邪恶政权将历史性地崩亡。极权政权将死前的最后一秒里,它展示予世人的依然是强大。在未来不多的时间里,这个邪恶群体依然会是有着力量的,不仅是'世界第二大強国',而且新近又为默克尔女士判为'负责任的行为体'了。这些,都足资赞助他们在 2017 年崩亡前对黑暗的固守。死亡前的所余时间里,以冷酷手段保卫冷酷的独裁权力,仍一袭既往地会是他们的全部爱情所系,当然,他们还会有些旁骛一一贪脏肥己包 N 奶。 这个无耻群体,常一脸无故衔冤诉苦:说'敌对势力'又'别有用心''抹黑中国'矣。 野蛮暴力是极权体制的骨骼,无耻谎言则是它的皮肉。当有一天谎言不在时,世人看到的只能一堆丑陋的骷骸。 究竟不明白的是,这个口口声声'世界第二大强国'而且又'负责任的行为体',何以将一介平民的几颗残损牙与这'国家安全'勾兑起来,且坚持七年而悍勇不减。 傅弟兄,国事着实地玄深无限,闭目玄览数日,终于不得要旨。 傅弟兄,外界可能揣度我不得治牙而总在苦己中煎熬,这是不确的的。书中天地使我吃饭尚且不暇,安得有与苦楚办理交涉的闲情(于我而言,目前这种有书生活实在是宝贵得可观,大略上书出版后我会立即失踪。眼下当奋力以赴,争取在再入地狱前多看些当读的书,这于我是顶要紧的事)。 清早起来,家人苦着脸又去退票,有感而成上。见笑! 祝好! 主内平安! 高智晟 11 月 3 日书 *傅希秋:11月10日又收到高律师文字谈到三位国保强行闯入他住处,我转信给耿和* 傅希秋:"我公布是在11月10日,是因为又收到了律师的一段文字,他提到了又有三位国保强行破了他的底线,闯入他所住的窑洞。" 主持人:"我们在网上看到耿和公布了这段文字。您是不是把这个转给耿和了?" 傅希秋:"对。我转给她了。" *耿和:耿和受访读高律师所写《高智晟究竟当住在哪里?——问中国恶势力》* 高智晟律师的太太,现在在美国的耿和接受我的采访。 耿和:"11月10日的晚上11点半我收到了傅牧师转给我的这封信。 这篇文章高智晟说的是—— 《高智晟究竟当住在哪里?——问中国恶势力》 我无论如何存在着,这是事实。不仅止于此,这还是我目前无力,且也无意改变的事实。便是已强大至全天候狂躁难安的你们,好像也不大有能力改变这个使你们头痛不已的现实。目前,赫然横在你们面前的根本问题是:我一时半会儿还无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是你们在过去十年里的实在的经验。该试的手段也都试过了,使我消失的国策也实在是用了不少的,岂止是殚智竭力,简直是罗掘了整个政权的智商,结果如何?我活着就是这全部努力失败的证据。 '你绝对不能回北京,对此,我们愿面对任何复杂局面','新疆的维稳形势也非常的严峻,你必须离开','你也绝对不能住在这里(指榆林市),将不惜动用任何手段'。这是你们的警察去年说的话。 '从 49 年以来,你们即用这种下流的手段,随时,随意闯入私权利领域恐吓自己的人民。石头都在进化,你们什么时候进化到能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私权利,能懂得公权力也是有着边缘的这种人类的常识?'这是今天下午,面对突然闯进我室内的三位警察时我的质问。 最荒谬的是,面对我又问'你们来做什么?'时,三位伟人言无伦次,竟不清楚进我室内的目的。'我再去问问领导',有一位边说边跑去外面打电话。另一位则说'那就算是查户口','查重点人口吧',自我纠缠了一阵后无趣退去。 一个公民活着,这成了一个政权的大苦恼,总不能找到成熟的应对之法,不时有灰头土脸的局面临到就在所难免矣!好在,你们已丧失了能有羞耻的这我人类独有特征。 高智晟 *耿和:家人联系在西安租杨海房为高智晟看牙,杨海来电话说国保找他谈四个小时* 主持人:"请您再讲讲看到高律师给傅牧师的信,根据您所知道的,高律师的牙到底到什么程度,怎样两次退票?" 耿和:"其实最近我们家人一直在沟通高智晟如何去看牙的这个问题。家里面一直给他张罗着联系在西安租房子看牙。也不知道为啥是找到了杨海,因为杨海他是一个人,他有一套住处,就说他愿意让高智晟在那儿住去看牙。家里面整理好手头的活儿,大哥也腾出手来,要陪着他过去看。 这时候杨海就来电话了,杨海说国保找他去谈话了,谈了有四个小时。光这一句话,通话中说了两、三次。家里面一听,就是让我们要知趣点,那还有啥说的。" *耿和:随后三名警察闯入高智晟住处,高智晟屡被驱赶治牙不成,写下文字传出* 耿和:"随后就是三名警察又闯入了高智晟住的地方,想恐吓高智晟,完后高智晟就把这个文字写出来了,传出来。 我们家人肯定是愿意(高智晟)去看(牙)的嘛,那高智晟这种个性怎么能给他们这些人添什么麻烦?高智晟哪是这种人呢? 就是说这个牙没有看成,跟国保是有关系的。在治牙的问题上,因为高智晟在这之前就要回北京治牙,国保怎么都不让他回北京。这两天我也气得要命,北京的警察不让高智晟回北京;榆林的警察不让高智晟在榆林待;陕北的警察不让高智晟在陕北待。高智晟他没有地方去!他到了哪个地方,哪个地方都驱赶他、驱逐他。 高智晟说'我对谁能造成危险?我在家里面就是看书嘛!都是你们自己想的我能给你们造成危险,哪个地方都不让我待。" *耿和:高智晟仅有包括松动的11颗牙,一吃东西就钻心的疼* 主持人:"耿和,你再讲讲现在高律师具体牙的情况好不好?" 耿和:"他就说,他现在左右大牙都没了。仅有的牙大概都是在前方位的位子上,大概有11颗牙,这11颗牙也包括了松动,吃饭也是异常困难。但是,他也是天天看书,好像他的精神食粮要多于物质食粮。 前一段时间不能吃饭,他说'不吃饭不疼……冲了一杯牛奶……一吃点东西就钻心的疼',他说'正看着那碗牛奶在那儿发脾气呢'。我说'你那杯牛奶是不是冷了,热了?'他说'没有,都兑得温温的'。你想,他经常就是这样子的。 就为了他能看牙,我们家都期待已久了,都高兴得要命。只要能看牙,先去把牙洗洗,消消炎,先别疼了,也别吃那个大量的止疼药了。所以,你说这一'泡汤',全家人气得鼓鼓的,都劝他'高智晟你赶紧出国吧',都是这样子的。" *耿和:我看了高智晟文章真佩服高智晟,亲情怎么牵他都牵不住,他有自己的志向* 耿和:"高智晟就说'耿和你别着急,我大不了不看了。七、八年过去了,都没让我看牙,这不也过来了?现在就过不去了?'高智晟说'如果他们不干扰我,我在家自己看我的书,也不会跟他们有什么冲突,这种平静我是能掌握住。就是因为他们来挑战我,把治牙的计划给取消了,他们又到家里面去,就想给家人造成恐惧'。那高智晟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不就是拿起笔杆子,写出来。 我看了高智晟这个文章,我真佩服高智晟。我就觉得,他以自己的身体,抓住任何时机,来揭露这种体制的残酷,这种体制对他的迫害,揭示中国人权现有的这种状况。 从高智晟的身上,我真感觉到超出了我们能想的、我们能做的。我都做不到,我也想不到。他要一做出来以后,我就觉得……让我过两天以后,觉得他确实有这种高度。我感觉到真是佩服他。 我觉得我们这个家里面,我们这个亲情怎么牵他,都把他牵不住,把他拽不回来,因为他在我们高高之上,所以我想他有他自己的志向。我以前老拉着他,拉得都不行,就他这个文章出来,我都气得要命'又出事了!又看不了牙了!' 现在我就这麽想'哎呀,就是没这口牙,又怎么了?要是没了这口牙,全无的牙有个照片出来,这就是给中国打脸。 能看牙谁不去看去?遭这个活罪!'" *高智晟和高案简况* 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他曾三次发出致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公开信,要求停止迫害法轮功修炼者。 2006年8月15日高智晟律师被警方绑架,同年12月22日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三年、缓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回到家中。 高智晟律师获美国出庭律师委员会的"勇气呼吁奖"等人权奖。 *傅希秋:呼吁国际关注,按中国法律高智晟是自由人,应有看病、回家等基本人权* 我问傅希秋牧师:"您怎么看高律师最近发出声音所反映的问题和您对问题的评论?" 傅希秋:"我觉得高律师他在8月份已经结束了他上一次判实刑三年,之后剥夺政治权利一年的期限也都已达到。所以,他现在按照中国的法律来讲是一个完全的法律上的自由人,应该是自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以他应该享受宪法和中国法律所规定的各项自由,当然包括了他自己的行动自由、基本的人权,像这种看病,像回到自己的家,这种基本的自由都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结果呢,反而是目前依然没有基本的行动自由,也没有看病的权利,我觉得是十分不人道的。因为他过去这麽多年来所受的酷刑之后,当局给他留下的这些身体上的伤痕都根本都没有治疗过。这次他安排去西安看一看牙,当局都动用这种龌龊的手段,我觉得真是既非常违法,又非常不符合人道。 我为什么决定把这封私信公布出来?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呼吁世人注意,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关注这个事情,真是希望中国当局从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出发,像这样一个受过多年酷刑,为中国的法制做过巨大贡献的这样一个维权的律师,能够给他最基本的一点点看病的权利。我是希望达到这个目标。" *傅希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近日专门审查中国的"反酷刑的报告"聚焦中国酷刑问题* 傅希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11月12日到18日有专门审查中国的'反酷刑的报告',所以整个的聚焦会是在关于中国是否还有酷刑?中国政府反酷刑的努力有没有?现在的情况?所以会有聚焦,媒体会有这方面的努力,会把中国现在、过去几年的酷刑,尤其对维权人士、对律师的……这些都写出来。 现在这些被失踪的还有几十位,包括律师、牧师,都是以所谓'危害国家安全'、'向境外泄露国家机密'等等这些罪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让他们被失踪。 这里边被失踪期间有的已经长达三、四个月了,发生的情况我们都还无从了解。根据过去的经验,这些人受酷刑的可能性比没有受酷刑的可能性当然是大很多。" *傅希秋:高智晟律师所受的酷刑确实前所未有骇人听闻,他是被酷刑后活的见证* 傅希秋:"高律师可以说在所有中国维权运动当中这些领军人物里边,他所受的酷刑确实是前所未有骇人听闻。这个是有许多的高律师本人的证据描述,都是非常清楚的。那么到明年2016年他的书出来之后,会有更细节的、具体的描述。 这个确实是包括对他进行酷刑的人,都不在乎甚至当面跟他讲'上面的,包括当时的政法委呀、政治局的常委、官员,就是靠我们用这种方法,所以你怎么叫都没用的'说'共产党就是要靠我们'。在这里边说的已经非常赤裸裸的。所以这个酷刑……当中国政府,尤其是巧舌簧弦的这些外交官到处在宣告中国做了多少努力,就说现在是消灭了多少酷刑…… 铁的实事是……高律师可以说是被酷刑后活的见证。并且他不仅仅只是说一说,他身体上的残疾、疤痕,都能够很清楚的显示出来。 当然其他的我们也都知道,郭飞雄也受一些酷刑、江天勇也受过酷刑……我看这几天都在提。" *傅希秋:囚禁过程中以医学借口神秘被死亡者,都有重大疑点,当局逃脱不了责任* 傅希秋:"包括曹顺利女士,包括张六毛先生,这些都是在被囚禁过程中神秘被死亡的。当局都是用各样所谓的医学借口,先在宣传口径上作模糊处理解释,都好像是自然死亡,都好像是自己生病而死亡。 那么,这里边在被囚禁期间难道每个人都是有致自己死亡的疾病吗?好多的疑点已经很明显存在。如果是自然死亡,为什么禁止家属送尸检?或者说,禁止更有公信力的单位、医学单位做尸检?为什么尸检也不敢让家人亲自去看?……我觉得这里边就是有重大的疑点。 基于过去在党国体制之下的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大家公认的这种酷刑的普遍存在,刑讯逼供的普遍存在,尤其是对政治犯的这种冷酷的虐待(像高智晟、郭飞雄……许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些人死亡,不是正常的死亡,是在受到虐待之后、酷刑之后,置他们于死地。像李旺阳都亲自宣告,他不会去自杀的,结果竟然死亡,那么这里边很明显当局是逃脱不了这样责任的。" *傅希秋:希望中国说到做到。言行不一只会更失信于国际社会,使中国离法治更远* 傅希秋:"我真是希望,作为中国也是一个所谓的'《国际反酷刑条约》的签署国',至少在中国法律的字面上也是禁止酷刑,并且在中国《刑法》上也列明'禁止刑讯逼供',并且还立了一些基本的规定制度,从会面到询问,至少在文字上是看得出来有一套制度,我只是说希望党国政府能够言而有信,真的说到做到,而不只是为了忽悠国际社会和中国的公民,而明一套,暗一套,言行不一致。我想这个会更加失信于国际社会,使中国离法治更远。" 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 |
Posted: 16 Nov 2015 05:56 PM PST 【真相网2015.11.17】唯此为大的"德"文化 中华民族是"道德民族"。 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认同、重视,广泛而又深刻,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祖先传道德。《易经》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进行了系统而规范的概括和总结,正式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内涵和"道德"文化,加上儒家、道家和佛家等的"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数千年传承不断,一脉相承到今天。 家家讲道德。组成家庭者,"道德",如"相亲",女求男条件是"德才",即有德有才;男求女条件多"贤淑",即贤德和漂亮;要"明媒正娶",即名正言顺合道德;支撑家庭者,"道德",如有德行之父母、子女,以德性为基础的相亲相爱、互亲互爱等;维系家庭者,"道德",如爱情、亲情、情感、诚实、品性等;延续家庭者,"道德",代代相传、代代传承,必有道德内涵,不管大家、小家、富有或贫寒,无不希求其子女、子孙重德行,有操守,即使"恶人"也不例外。 人人言道德。最为赞美的话:品质好、德行好、有道德等;最为恶毒的话:缺德、损德、无德、必遭报应等。 国家立道德。中华民族历史的历代统治者多重视道德,并作为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子孙承道德。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文革"之前)。 民族文化之魂:中华民族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大到国家、社会,莫不讲究道德,是中华民族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文化基因",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的"神韵",比如:做人,讲究品德的美;做事,讲究协调的美;建筑,讲究对称的美;艺术,讲究和谐的美;文化,讲究高雅的美;交往,讲究守诚的美;家庭,讲究和睦的美;社会,讲究和谐的美;追求,公平正义的美;向往,和谐社会的美等。就连小至"八方桌"、"太师椅"等家用器物,大到象征国家或政权的"鼎"等,莫不如此,讲究的是端庄、稳定、协调、持重的美。所以,中华民族已打下了数千年深深的道德烙印,流淌在历朝历代中国人的血液中,弃之便已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国人,就是"异化"或"变异"!中国的"中"字,无论字形或字义,莫不体现"中正"、"中道"、"均衡"等之内涵。所以,道德乃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或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及精髓! 当前,对中华民族"道德"认知上的"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中华民族"道德",即为"中庸之道"。 误区之二,"中庸之道"等同于《易经》的"中道"或"中正之道"。 误区之三,中华民族"道德"为"封建道德",乃"封建糟粕"。 中华民族"道德"的真正内涵: 道,即规律,是关于"基本规律"和"现实规律"的总称。基本规律,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共同特征即"阴阳平衡律",前面已有专门篇章对该规律做了充分的解读;德,即德行、品性,或行为规范,是关于做人的原则或共同的行为规范,这在对于"易理"的实践部分即64卦的解析中,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所以,"道德",简言之,就是关于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本文则通过"卦理"再对道德做进一步地解读,以加深理解和认知。 《易经》64卦特别重视和强调"居中持正",即每一卦的上下中位"九五"、"六二"的阴阳"位正"与"位不正"的问题,而且64卦从始到终,一以贯之。 先说"居中持正"之"居中"(或"中正之道"、"中正"、"中道"等): "居中"——在64卦中乃体现为:天、地、君、王、父、母等"至尊"、"至重"之位。所以,"居中"乃关乎天地间之大道,即与同为卦中所揭示的"中道"、"中正"、"中正之道",意义相同。 "中":居中、中心、中间、中位,即平衡、均衡、均等、协调、和谐等之意;又由于64卦十分强调"阴阳相应"、"阴阳不相应"、"阴阳位正"、"阴阳位错"等"阴阳"问题;而64卦中的"泰卦"、"否卦"、"小过卦"等,就是专门讲阴阳平衡、失衡、适度、过度等关于阴阳平衡关系问题的。所以,"居中"或"中道"、"中正之道",即"道"之内涵,就是关于"阴阳平衡"的规律性问题,即:"阴阳平衡规律"。平衡规律,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同运动发展属性,或共同的规律,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平衡规律,又可称之为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 "平衡规律"可延伸为:用于价值观念上,则为公正、公道、公平、正义,即公平正义;用于事物状态,则为均衡、均等、协调、匀称、对称、平等、平稳、和平、规矩、方圆等;用于发展形态,则为平衡、协调、和谐,适度、适当、和合、民主、协商、沟通、名正言顺、平衡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 所以,64卦既证明了"道"、"中道",即"阴阳平衡律"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其自身符合事物基本规律的科学性。 世界万事万物皆平衡! 平衡则谐,则吉、则利;失衡失谐,则凶、则害。所以,失衡就要复归于平衡! 即:平衡——失衡——调整——平衡—— 再谈"居中持正"之"持正"(或"阴阳相应"、"位正"、"正位"等): "持正"——与"居中"相联系,在64卦中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强调"居中"必同时强调"持正",因而"持正"几乎就是专门为"居中"而设。所以,如果"居中"为道的话,那么"持正"是否就是德呢? "正",有正确、正当、正义、正道之意。特别是,64卦中:强调"阴阳相近、相亲",则为"情";强调"阴阳相应",则为"义";强调"尊位"、"持正"、"不持正",则为"礼";强调"位正"、"位错",则为"谦"与"诚"等。而且,64卦有专门讲重情重义的"家人卦"、讲礼节礼仪的"贲卦"、讲谦虚谨慎的"谦卦"、讲诚信的"中孚卦"、专门讲善的"损卦"与"益卦"、更有专门讲道德的"恒卦"等。 所以,"正",即德;"持正",即有德及德行之意。故根据64卦,德之内涵可概括为:"重情重义、礼节礼仪、谦虚谨慎、正直善良、持诚守信",可简化为:情义、礼节、礼仪、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诚信。具体则为: 情义——情:情感、亲情、爱情、友情、友爱等。可延伸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真、善、美、爱等。义:忠义、道义、仗义、义气等。可延伸为:忠贞、守道、操守、适宜、合宜、进取、向上等。 礼节——即:礼节礼貌、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尊师重教、文明有礼等。可延伸为:秩序、法律、礼节、礼貌、文化、文明等。 礼仪——即: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礼节等。可延伸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团结友好、彬彬有礼等。 谦虚——即:虚心、谦逊、谦和、谦谦君子等。可延伸为:谦让、虔诚、忍让、包容、隐忍、低调、不张扬等。 谨慎——即:谨言慎行、自警、自励、自勉、慎重等。可延伸为:小心谨慎、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不麻痹大意等。 正直——即:正当、正道、秉公、秉正、秉直、率真、直率等。可延伸为:坚守正道、遵循规律、坚持真理、坚定信念、是非鲜明、不屈不挠等。 善良——善人、善事、善心、善行、善性、好人、人品、品质等。可延伸为:重人品、重德性(行)、乐施好善、积德行善、善人善己、善己善人等。 诚信——即:真诚、真实、诚实、守信等。可延伸为:不欺、不骗、不谎、不虚、不假,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等。诚信,是64卦中强调最多的内容之一。 故,"居中持正"即为"道德"。综上所述: "道德"=="平衡规律+重情重义、礼节礼仪、谦虚谨慎、正直善良、持诚守信"。 道,亦为"现实规律",是"现实规律"与"基本规律"的统称。所谓"现实规律",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根据"平衡规律"而归纳、总结、概括出的"规律性"现象。现实规律受制于平衡规律,如市场规律、价值规律、教育规律、成长规律、饮食规律、运动规律等。故,道即规律,是关于如何正确做事的。 德,乃人类社会所独有,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原则。也许有人会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思维,然动物也有简单思维,如俄罗斯牧羊犬具有九岁普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有人会说是会使用工具,然有些动物也会使用简单工具等。因此,只有"德"行才是动物所不具备的,是古老的中华易经专门为本民族所制定的规范和原则,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实践的总结,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中国人的身体力行,充分证明了其伟大、不朽和光辉,且具有人类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堪为真正的人类普世价值!试想:假如没有了德行或操守,即易经之"德",或管子概括的"礼义廉耻",还何以为人?道德沦丧,人性也即泯灭!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人。故,"德"即德行或操守,就是关于如何正确做人的。 如何正确做事、正确做人,就是"道德"。 即:遵从规律,按平衡规律办事,注重做人的原则。 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道德"二字不可分割,二者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又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无道即无德,无德即难以为道,循道必须守德,守德必须合道。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保证,有德者即为有道德,无德、缺德、失德者,即为无道德。 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的"道德",绝非"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的"道德",绝非"封建糟粕"! ——中华民族的"道德",绝非"民族局限"! 中华民族六千年道德发展的"三大阶段": 初始并形成阶段——周朝以前。即伏羲观天象、画八卦及之后的民族探索时期。 成熟阶段——主要在周朝。突出表现为对《易经》的创新实践时期。(如周文王和管子) 传承、规范阶段——主要在秦汉时期。主要表现为复归中华民族"大一统"以及重塑道德文化的系统性。主要表现:通过"克己复礼"而起到对《易经》传承作用的"孔孟之道"居于社会历史的主导地位 稳定发展阶段——秦汉以后,至满清王朝的覆灭。 也许会有人认为,秦始皇乃"焚书坑儒"的暴君,怎么还会行"道德"?其实不然,秦始皇结束中华民族自东周以来四五百年混乱局面而一统天下,完全不 难想像其在"统一"过程中所遇到的抵抗、反对、阻碍等复杂程度,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而那些"阻碍者"、"复辟者"、"倒退者"势必成为这个时代"逆 我者亡"者,秦始皇若是"乱烧"、"乱坑",儒家思想也难以流传至今了,而且秦统一以后,儒家的思想和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比如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 规范等,到董仲舒"罢拙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秦始皇不仅是复归中华版图"大一统"的"始皇",也是复归中华道德"大一统"的"始 皇",其在传承儒家思想以及民族道德方面亦功不可没。至于史论秦始皇的"暴政"或"暴君"等问题,也是中国历史诸多"君主"共同的"功过"特征,或"兴亡 周期率"特征,即兴于德政,亡于暴政。 中华民族六千年道德发展的"三大层次": 周文王开创64卦,丰富了天人合一的道德内涵;管子则将道德之德概括为:礼义廉耻;孔子则在"克己复礼"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老 子则侧重于道,力行于智,近于孔子之德。但是,上述皆为易经道德之拓展、延伸或践行运用。所以,纵观中国历史,关于道德的演变或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 的特征,即: 探索者——社会精英。即历朝历代大师及社会"精英"阶层,如贤达、圣人、师表、士人等。他们是中华道德文明的开拓者、探索者、先行者,为中华民族道德的丰富、发展、传承及发扬光大,发挥了堪称彪炳日月的巨大历史作用,已成为中华文明或东方文明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推动者——执政者。即历朝历代的"执政者"或君主、帝王等,在传承"礼义廉耻"等道德内涵外,还注重推行"忠君"、"报国"、"仁爱"等道德思 想,以利于其统治。所以,史上大凡智者,无不将道德奉为至宝,供奉于国家的"庙堂",以仁政或德政,则国泰民安,社会祥和;反之,则惑而社会乱象丛生,国 家由此而步入衰落败亡的不归路。这已成为中国道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 践行者——百姓。中国历朝历代的老百姓,都是既遵从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又追求公平正义、和合、和谐等道德精神,并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一个重要的 "价值诉求"或民族文化现象。"不患贫而患不均",此处的"不均"不是平均而是不公,中国数千年历史,历次的社会动乱,或国家的败亡,大多并非缘于贫困, 主要是失公、失正所致,即道德的原因,这就是中国人或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道德情感,或道德因素,不了解这一点,就不算是真正了解了中华民族,认不清这一 点,就不会是称职的"执政者"。 所以,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数千年一脉相承到如今,关键则在于其内在的道德文化的不朽魅力,在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棒"似的代代传承,在于上述 "三大层次"的道德认知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广大的中国老百姓,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承载着中华道德文化的基因,是中华道德最重要承载者和践行者。所以, 讲道德是中国人的固有本性,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光大、绵延不息、辉耀东方、灿烂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国外侨居时间再长,也改变不了中国人固有特性,有人形容为中华民族的"根",实则为道德文化的基因使然,如若强行改变或"异 化",即去道德化,则必然会留下"不伦不类"的遗憾!融入或融合,并非是彻底改变或变异,种群不同、文化或"基因"差异,强行改变则必然要付出代价,而且 从根本上讲,不同族群或不同的民族文化,绝非是彼此取代、相互消灭或异化的关系,而是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各自丰富、共同发展,方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改革 开放不更是如此吗?南橘北枳、东施效颦,若是发生在国家层面,就不仅仅是"笑话"那么简单了,道德缺失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再看古今贪官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不就是"礼义廉耻"的缺失或道德的沦丧吗?不是没有法,监督问题也仅为一个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在"做人"方面 出现了问题,在一个极端自私而贪婪的人那里,什么法律或监督都会被"打折扣"的,所以对于官员而言,外施以法,内修于德,内外结合,方为根本,这就是"中 国人"! 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社会关于"道德"发展的"三大特点": 其一,"虚、实结合"。即不管理论上还是意识形态上,推行的是"中庸之道",实则施行的却是《易经》的"中道"。例如,无论从人们对"公平正 义",以及"均贫富,等贵贱"等的价值诉求,还是对"平衡、均等、协调、和谐"等事物的美感追求,以及反映在建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和谐"理念等方 面,无不体现了《易经》的"中道"思想,而与倡导"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和稀泥"、"老好人"等思想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 其二,"明、隐统一"。即"中庸之道"高居"正统"地位,大有天下非此道莫属之势,而且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恐怕知道《易经》"中道"为何物者甚少,然而二者却并行不悖,并形成了"各取所需"的奇特现象。 其三,"言、行不一"。即言必"中庸",行则"中道"。三千多年中国历史社会既无"道",又有"道",既没有《易经》"中道"的正统地位,却又处 处体现了《易经》的"中道"思想,这既归功于儒家传承并发扬光大的结果,同时也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才导致上述"奇特"现象的发生,从而也进一步证实了 《易经》的博大精深与神奇的内在魅力。 中华民族六千年道德实践的"三大铁律": 以德治国者——兴。从夏商周,到秦汉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社会,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凡是文明昌盛时期,都是中华民族道德践行最好的时期。实行"仁政"或"德政",君主贤德为民,开道德文明昌盛新风,上下同欲,政治环境宽松,社会关系协调,呈现和谐繁荣的盛世景观。 以贪祸国者——亡。亡者自亡,败者自败,亡于贪婪,败于奢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载舟者"德盈,"覆舟者"德亡。而且,任何事物的兴衰败 亡,都会呈现某种"兆头",亦如"大过卦"的"凶之兆",而亡国的一个重要"兆头",就是贪欲横流,道德沦丧,奢靡之风盛行,直至败亡,可谓"成由勤俭败 由奢"。贪婪而道德沦丧,则必祸国、误国、败国、亡国,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数千年来,中国陷在"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而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兴与亡不 都系于"道德"二字吗?载舟与覆舟,何以载?何以覆? 行德治贪者——谐。上苍真会"造物",没有十全十美,人亦如此,有德为阳,同时也弄个贪为阴,与人形影不离,并形成相互"制约",使人不得不时时 "自警自戒、谨言慎行",稍不留神就误入"贪婪"的陷阱。说贪婪是"万恶之源"毫不为过,人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皆由贪而生;说贪婪"魔力"无边毫不夸张, 它既让你恐怖不已,又往往诱你上钩,既让你品尝到暂时的快感,又折磨得你苦"不堪言";说贪婪"危害"极大,毫无耸人听闻之意,一旦贪婪成性,小则毁掉自 己的人生、毁掉一个完美的家庭,大则可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可毁灭整个人类。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不都是贪婪若得祸?目前,地球从环境,到资 源等,由于严重地污染、破坏、过度地消耗和掠夺等,已导致的不堪重负和种种的危机,归根揭源,不都是贪婪惹的祸? 贪婪横行,怎能建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靠经济与道德共同支撑,而绝非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过度追求经济或物质文明,而忽视道德或精神文明,只能 导致贪而更贪,乃至人性的泯灭。如果仅靠经济发展就可建成和谐社会的话,那么古罗马帝国、二战前的希特勒德国、日本军国主义等,岂不也都是"和谐社会"了 吗?那么它们的覆灭也就没有道理了。 两千六百年前的管子就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既强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同时也强调提升道德,即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强调发展道德的问题。尤其强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即礼、义、廉、耻"四维"得不到发扬,国家就会灭亡!这是何等的重视和强调道德的作用啊!他把 道德建设上升到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可谓惊世骇俗!然而,难道历史不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吗? 贪婪的克星就是道德,这叫"一物降一物",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为什么这么重视道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有人会问,靠法律不行吗?然法律 "治标不治本",法律只能束缚其身,却难以消弭其心,消除内心贪婪的欲火还需施以"中药"式的道德方可有效,德法兼治,道德与法律并举,即"依法依德治 国"方有"疗效"!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在法律如此完善的情况下,贪婪却如此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西方国家数千年弱肉强食,即奉行所谓"森林法则"而 "轮流做庄"的重要原因,也是世界战争、掠夺不断,过度消耗、破坏、浪费地球资源,并导致污染、破坏而造成人类愈来愈严峻"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 所以,作为国家如果不讲道德,不施行德政或仁政,道德缺失,则必上惘,精英惑,社会乱,政权亡;作为富人如果不讲道德,张狂、张扬、甚至仗势欺 人,则必遭社会唾弃,特别是如若道德传承受阻,即前不传德,后不承德,其结果必然是"富不过三";作为家庭如果不讲道德,则必亲情淡化,失衡、失谐,幸福 不在;而作为个人,真正得信任、有口碑,走得稳、走得远,尤其平安快活者,不正是那些有道德、品行端的人吗?这些就是千古不变的道德规律,故不可不智,不 能不警啊! 中华民族道德发展历史的"三大结论": 第一,历史再次证明,居于中华民族主导思想地位数千年而不变的"道德",是《易经》的"中道"思想,而非"中庸之道"。 第二,儒释道等"八大脉系",在诸多方面承袭了"易经"的思想文化,并为发扬光大《易经》思想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第三,在《易经》处于"神秘"地位,即尚未被人们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就发挥了如此大的影响力,足见其伟大而又神奇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作用力。 中华民族道德走向未来的"三大必然": 其一,《易经》之"道德",必将由"幕后"走向前台,并成为中华民族"正统地位"的核心道德观。 其二,《易经》之"阴阳平衡律",必将被人们所重视和实行,并成为真正的中华民族和谐之道、未来的和谐世界之道。 其三,《易经》之"道与德",必将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道德,必重登国家的"庙堂";"平衡规律",必大道于天下! 历史的结论: 中华民族已走过六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见证并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兴衰",而最锐利和智慧的民族法宝则是"道德",并一脉传承到如今,无论什么制度、 什么朝代,也不论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谁想割断中华道德的历史都不可能,不传承都不行,要不何以为中华民族?至于那些玷污道德、自以为是、妄自菲薄、自寻 其辱的"浮躁者",在伟大的民族智慧面前更是什么都不是。不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文化,就不算是称职的代表者,这一点无容置疑!不妨试想:中华民族的 任何一位伟大人物,不皆缘于道德的光辉吗?失却道德的光环,人民还认同吗?民族还认同吗?还何来伟大? 道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渗透到每个中华儿女的细胞。 然而,从"五四"到"文革",再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打击、破坏、割裂等而造成的历史"断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后果难以 估量!这不能不是当今社会人心不古、信仰缺失、道德沦丧、贪欲横流、龌龊充斥的根本原因,不能不是中国人被世界"轻贱"并被讥讽为"中国:你们的道德比你 们的产品还垃圾"的根本原因,这些必然会成为中华民族千古的历史"镜鉴"! ——如果不讲道德还算是中国人吗? ——如果不讲道德还是中国特色吗? ——如果不讲道德还是中华民族吗? 来源网络 |
Posted: 16 Nov 2015 05:46 PM PST 【真相网2015.11.17】"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 《道德经》艰涩,它是中国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许是所有哲学家中最高寿的,思想也最透彻、孤绝、高深。 《道德经》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为而不争"的前半句是"圣人之道",如何"为",关乎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曾就此问道于老子,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闻言悟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 姿态低到尘埃里,故能与世无争。但同时,它又无所不利,润泽万物。 孔子有句类似的话是"矜而不争",骨子里的矜是气节,流露于外只能是骄。君子内心高洁,但姿态是谦下的。 说话太容易的时代,闭嘴是门学问 "不争"在《道德经》里出现频繁,偶尔也做"不诤",这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即语言上的不争执、不争辩。 论语也常见类似的句子,如《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学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管是圣人还是君子,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养,巧言令色的人向来为孔子所不齿,最重要的是——君子是要说真话的人,而真话往往不好听,所以更要慎言。 这个时代,谣言是流传最快的,炒作是最受关注的,谩骂、讨伐、煽情……或许每个时代都是如此,只是在说话尤其容易的当下,闭嘴是门学问。 不争,是因为对万物心怀悲悯 老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宇宙观,即"道"。 他看君、看民、看圣人、看大盗、看鸡、看犬,从宇宙的角度看,因而更深刻、准确。 不争,是因为世间万物,息息相关。万物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和谐整体。泰山上的一颗石头,跟长白山上的一棵松树是息息相关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每一个生命都以其他一切生命为背景,同时也与其他生命同体共悲。 改编自网络 |
Posted: 16 Nov 2015 05:38 PM PST 【真相网2015.11.17】"慎独",典出《礼记·中庸》,意为谨慎独处时的行为,通俗的意思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可说是修身的至高境界。 慎独,修养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除慎独外,还有四个"慎"字可作为我们修身处世的根本。 ——国馆君按 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如清末重臣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是枝叶。 东汉时期的杨震,有人夜怀十金来见,并说,此时夜暮无知者,杨震却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驳"暮夜无知者"论,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慎染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故染不可不慎也!" 其实除了染丝,人也是一样,国也是一样。清朝末年,蔡公时慨于国事艰危、民生疾苦,曾与好友组成革命团体"慎所染斋",意在不仅不要被环境腐化,还要改造环境。"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慎微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不在小事小节上谨慎,难免在大事大节上不稳。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从不向民间索取任 何名贵物品。想不到离任返乡,他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为此写了一首"检讨"诗曰:"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 伤清白"。 临行所带,不过两片山石,可见白居易为官之清白。 慎初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明代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轿夫爱惜自己脚下的新鞋子,"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但是"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是慎初的意义。 慎终 慎初者不一定就能善终。所以,"慎终"也是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慎终是防止"功败垂成"的关键。 《道德经》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换言之,若想不功败垂成,就应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坚持二字,写易行难。毛泽东对此有着非常通俗易懂的表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的人,却一定是"瑕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清本,安得自在。 來源:网络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真相网.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1600 Amphitheatre Parkway, Mountain View, CA 94043, United States |